在电力工业中,不锈钢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发电厂,不锈钢主要用来制造凝汽器的冷却管。凝汽器是汽轮发电机组的重要辅机之一,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而它的主要传热组件—冷却管,是凝汽器的最重要部分,价格占其总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冷却管的选材和选型是凝汽器的设计关键。
虽然不锈钢在各种工业水中具有很低的全面腐蚀速度(如在流速0.3~0.6m/s的海水中,316不锈钢的腐蚀速度仅0.5μm/a),但在实际工业生产条件下,不锈钢设备,特别是各种工业水冷却器,腐蚀破坏的事故却十分频繁。我国新建的十几套大型化肥厂(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在生产运行1~2年后,各厂的不锈钢水冷却器相继出现腐蚀破坏,目前已更换数十台,并且破坏仍在继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锈钢的腐蚀形态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在各种工业水中,不锈钢具有很低的全面腐蚀速度, 在理想情况下每100万年才能腐蚀1厘米。因此、全面腐蚀的危害极小。在实际应用中,不锈钢的局部腐蚀(主要是孔蚀和应力腐蚀破裂)能造成巨大的破坏。这种腐蚀往往在设备某处产生和扩大,最终导致不锈钢设备的腐蚀报废。
2.1在工业水中不锈钢的孔蚀
孔蚀是一种极端的局部腐蚀形态。蚀点从金属表面发生后,向纵深发展的速度大于或等于横向发展的速度,腐蚀的结果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蚀点或小孔。蚀点有时是彼此孤立的,有时则彼此靠得很近,好象是一个粗糙表面。蚀点的直径可大可小,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比较小的,有的只有几十个微米。上面常常覆盖着腐蚀产物,因此不易检查出来。很难实验室的实验来预估其腐蚀速率。有时形成蚀点需要较长时间,约几个月或几年。一旦形成,发展又较快,常常突然出现腐蚀损坏(穿孔)。因此,孔蚀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剧烈的局部腐蚀形态。
大量研究已经揭示出,孔蚀发生在附着物或沉积物下。一旦采取措施消除了附着物或沉积物,问题也就避免了。
2.2在工业水中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裂
在工业水中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裂是孔蚀诱发的,两者的影响参数相同,只是各自所要求的临界值不同。 对于发生在各种水冷器上的应力腐蚀破裂,往往温度的影响要比Cl-浓度的影响还重要,因此要注意氯离子浓度和温度的联合作用。
于试验室试验结果与生产操作条件下的破坏现象存在差异,人们对不锈钢设备特别是换热器的应力腐蚀破裂条件进行了多次工业实用装置破坏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美国杜邦公司对685台18Cr-10Ni型不锈钢设备报废原因的分析指出,应力腐蚀破裂和孔蚀占38%;日本对954台这类材料设备的破坏原因分析指出,应力腐蚀破裂和孔蚀占63%(其中应力腐蚀破裂占38%,孔蚀占25%)。西野知良和藤上关卫早在1990年就报道了他们对化工厂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部分破坏的调查结果。
3 防止不锈钢在水中局部腐蚀破坏的途径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腐蚀的机理,也不能提出完全避免或消除腐蚀的边界条件。实际生产中也常常发现这种情况:工作条件大致相同的两台设备,寿命却相差十分悬殊;再有,同一种不锈钢在氯离子浓度低(仅10~20mg/L)的冷却水中发生了应力腐蚀破裂,而在氯离子浓度高的海水中却长期安全使用。
对大量工业设备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以及许多深入的试验室研究,使我们可以认识到影响不锈钢孔蚀和应力腐蚀破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一些统计规律来,这无疑是有利于延长不锈钢设备的操作寿命的。
不锈钢设备的报废完全是局部腐蚀破坏,主要是孔蚀和应力腐蚀破裂所造成的,因此对工业水寻求合理、经济、有效的防腐蚀措施,一直是各国悉心研究的对象。目前虽尚未达到完善的境界,但还是找到了各种有效办法,可供实际生产的需要和条件来加以应用。
3.1选用耐局部腐蚀破坏的合金材料
长期以来,认为镍铬奥氏体钢具有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只有纯铁素体高铬不锈钢没有这种倾向。实际上,高镍(35~40%)奥氏体不锈钢对应力腐蚀破坏也是免疫的6,只有含镍8~10%的18%Cr钢对应力腐蚀破裂敏感。现在,研究人员采用聚焦离子束二级离子质谱技术证实:材料加工技术的改进也可以减少低等级不锈钢腐蚀。
3.2采用退火处理来消除应力
为了完全消除应力,退火应在850℃以上进行,这在实际应用时,往往因设备尺寸太大或可能发生变形而办不到。为了防止不锈钢的晶间应力腐蚀破裂,通常在550~600℃低温退火,这对消除应力也是有效的。此外在制造设备时,还应注意:
(1)有可能导致产生应力腐蚀破裂的介质,不允许在抛光时应用;
(2)酸洗后应将残液充分清除掉,并采取钝化工艺7;
(3)焊薄壁管时,应消除因对得不直所产生的不均形变。
3.3其它保护方法
许多防腐蚀措施在一定条件下均可收到一定效果,如涂层,只要能避免片状剥落就有效。下面再介绍几种防护方法:
3.3.1阴极保护
在电位为-0.8V(对Ag/AgCl电极)时,可以抑制与碳钢接触的CrNi钢的缝隙腐蚀,对304和316不锈钢效果明显。在平静海水中可采用铝牺牲阳极进行阴极保护。
3.3.2用缓蚀剂防止应力腐蚀破裂
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裂发生在活化电位区,必须使用吸附型缓蚀剂对其覆盖。吸附型缓蚀剂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杂环化合物和有机胺为主体的衍生物,其中的有机胺衍生物在金属表面的阴极区发生了活化电位区;亲水集团中的未公用电子对与金属元素d轨道杂化进行配位结合发生了化学吸附;缓蚀剂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也通过Л键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共轭作用加强了化学吸附。因而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吸附膜,抑制了金属腐蚀过程。
3.3.3电化学方法
腐蚀发生与否取决于材料构成及表面性质、环境(温度、湿度、盐含量、压力、材料中杂质的种类及含量、材料的构型、流体的流动状态等等)等诸多因素,应以水中铁离子增大、腐蚀挂片超标而非氯离子浓度作为判据。
电化学技术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后,循环水中氯离子浓度肯定比原来高,但由于电化学工艺中循环水中氯离子的化学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氯离子发生腐蚀的概率、程度将发生明显改变。
电化学条件下:(1)pH值可调控,保持水质在最佳区间波动,有效避免酸碱腐蚀,尤其降低H+对氯离子活度的增强作用。(2)电化学条件的大电流,对氯离子产生更有效的水合作用,大幅降低氯离子活度。(3)电化学条件下可以更好控制浊度、抑制氨氮、微生物的生长,降低水质恶化趋势,更全面控制腐蚀。(4)电化学可以更好的平衡腐蚀、结垢、微生物,控制各项指标。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因子γ±随溶液离子强度I的增加而减小。离子强度是离子电荷所形成的静电场的一种量度,电化学设备在该静电场的基础上附加了一个外电场,相当于增大了离子强度,故而能够使电解质的活度因子显著下降。卫士电化学设备由于极板间距小,相同电压下能够形成更强的电场,对电解质平均活度因子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循环水中,对氯离子而言,活度因子降低后,活度下降,即有效浓度下降,其腐蚀作用也大大减弱。工业运行结果表明电化学条件下氯离子浓度维持在2000-4000mg/L,循环水系统腐蚀可控。
3.3.4采取措施降低与冷却水接触的传热面的表面温度
若将表面温度降至临界温度以下,就可大大减少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可能性,并且这种方法要比其它任何办法更有效。为了降低表面温度,尽可能采用高流速低温水来冷却,以降低表面温度。
3.3.5消除不锈钢管表面的附着物
3.3.5.1对于火力发电厂的运行机组,其凝汽器不锈钢管水侧表面的附着物是铁锈和垢,对于已出现的锈、垢,应采用硝酸清洗除去,化学清洗时,应防止带入氯离子。只要能保持不锈钢表面的清洁,就可收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在生产运行中,各厂应根据具体水质和使用的缓蚀阻垢药剂,通过试验确定运行指标(浊度、硬度和水流速等),以防止表面出现沉积物的问题。
3.3.5.2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基建机组,新不锈钢管的内、外表面的附着物是一层成分复杂的有害膜、化学抛光材料和污染附着物。其中有害膜和化学抛光材料是不锈钢管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附着物是泥土,沙砾、水泥等含硅物质,是不锈钢管在储存、安装期间污染和附着上的(西北地区风沙较大,这种状况更严重)。同时、新管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又造成了残留应力。
4 结束语
不锈钢是耐腐蚀的,但是、当局部腐蚀活化点一旦形成,发展又较快(其腐蚀速率最高可达10000mm/a,相当于1.15毫米/小时),常常会突然出现腐蚀损坏(穿孔或破裂)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认识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综合采取各种方法抑制不锈钢的局部腐蚀。
全国服务热线:4000960565
邮箱:weishizhongguo@xzf9.org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6号楼405室
Copyright © 2020 卫士循环水处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3666号-1